李明德:现实问题引导下的科研拓展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8-12-18 16:19点击:


在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共有3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使更多教师了解三位首席专家及其研究、团队,给青年教师以启迪、激励,提升学院科研文化氛围,近日,副院长王伟开展首席专家访谈,以“首席专家谈学术研究与创新”为题,分别对话哲学系邬焜教授、社会学系梁在教授、hjc888老品牌黄金城李明德教授。现将李明德教授访谈刊发如下:

伟:您的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众媒介与社会思潮传播研究”获批今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请您介绍并评价您的团队。

李明德:在课题研究中,科研团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培养一支比较优秀的科研团队,首先是志同道合,要把愿意为科研付出的一批人聚拢在一起;其次,在团队里确定一个项目负责人非常重要且关键,团队总负责人是掌握大方向的,这个人既要有学术敏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还要有团结协作能力,才能把一批人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我的团队里就有几个这样优秀的项目负责人,一个接一个,目前接力到第五任,他们都在团队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此外,团队一定要团结,团队成员多,程度水平都不相同,要让所有成员参与到团队当中锻炼提升。

伟: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过程中,除了团队的组织以外,还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分享呢?

李明德:根据研究方向确定团队,根据团队优势确定研究方向,是两种不同的模式。这次教育部重大选题中有三个是关于新闻传播学的:一个是习近平新闻传播思想研究,一个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众媒介和社会思潮传播研究,还有一个是跨学科特征明显的即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的研究。我申报的这个项目,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关系非常密切。我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是因为前期有相当的积累,我们近些年来发表的网络舆情、舆论引导方面的论文、论著都与这个课题有关系。假如前期没有积累,就没有学术自信,想冲击重大,就没有底气。

国社科、教育部重大课题需要从不同侧面解决一个问题,这时,团队就一定要突破原有的格局。组建课题团队特别是重大课题团队时首先要判断在相同的研究领域哪些专家有可能成为申报者,如果他不申报,则可以邀请他加入团队,增加你的团队实力;其次是真正能进入课题组的人不一定是学术上非常突出的,一些有实践积累的媒体界专家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可能更加深刻。如果课题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最好还要有政府部门的人员进入团队,便于掌握政策,获取相关资料。总而言之,团队成员的组成一定要与课题的性质、研究的目标相一致。

伟:这个项目的主要工作和意义是什么呢?

李明德:社会思潮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国家、民族、大众的社会思想的走向,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思考和理论特征。改革开放是中国一项伟大的创举,这个创举使全国人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收获,要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演变过程和趋势,以及如何改变人们的想法、影响社会发展等等,都是需要认认真真加以总结的,总结的目的在于四十年已经过去了,未来的四十年五十年社会思潮会朝着什么方向演变?我们可能面临着哪些思潮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如何体现?新媒介形态对社会思潮传播的作用机理如何形成……项目研究的主要是大众媒介和新媒体,媒体既是载体,又是研究视角,媒体在社会思潮的演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是构建、消解还是强化?有时候对某个社会思潮很难从好与坏上定性,研究的落脚点应该是如何准确判断社会思潮为社会治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提升寻求有效途径。当然这些问题目前还在思考中,我们的申报书针对的是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按照这四条主线研究社会思潮的传播路径,下一步要考虑的是这几个纵向路径之间的横向关联如何把握,放在改革开放大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它与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要求、与人的思想观念演变、与全球性各种思潮之间又构成怎样的关系和影响等等。

梳理过去是为了面向未来,社会思潮其实是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我们研究社会思潮就是要帮助党和政府更好地占有舆论阵地、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如果社会思潮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一种社会意识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伟:您作为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对项目申报老师们有何寄语?

李明德:平时多观察社会、多思考问题、多参加学术交流、多做学术积淀,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要利用好学校、学院、团队这个平台、珍惜这个平台!


文字:人文学院 王伟

转载自交大网:http://news.xjtu.edu.cn/info/1007/104776.htm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