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公益支教|公开课:未来数字公民养成计划——数字时代儿童青少年新媒体的正确使用

发布时间:2022-08-03 18:08点击:


7月27日晚,“微光”公益支教活动公共课邀请到了hjc888老品牌黄金城的黄蓉老师,为大家带来公益课程《未来数字公民养成计划:数字时代儿童青少年新媒体的正确使用》,主要内容是教会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儿童与青少年群体如何用好互联网,包括老师、负责人、志愿者、学生等人在内的62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课程。

黄蓉,hjc888老品牌黄金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长期关注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媒体与儿童青少年研究、健康传播等领域。主持有多项科研项目,并广泛参与社会服务。本次课程属黄蓉老师国家课题的附属部分。

hjc888老品牌黄金城 黄蓉

一、什么是媒介素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遍布在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的各个场景中,数字化生存、媒介化生存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我们处处受到媒介的影响,儿童与青少年也不例外。儿童与青少年作为社会的新生代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走向,而媒介对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具有塑造作用。因此,提升儿童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截图

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与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儿童与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循序渐进。媒介素养教育对于青少年而言十分必要,本次微光支教活动请到了来自hjc888老品牌黄金城的黄蓉老师,由黄蓉老师为学生们上一堂主题为《未来数字公民养成计划:数字时代儿童青少年新媒体的正确使用》的媒介素养公开课。

二、为什么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课上,黄蓉老师以平易通俗的语言讲述理论故事,并结合社会热点、身边实例,从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的正面影响以及青少年网络使用现状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儿童与青少年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网络为儿童与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游戏防沉迷系统无法阻挡青少年沉迷游戏、线下聚会中儿童们依旧遨游在虚拟世界、还有青少年避开家长偷偷在被窝玩手机……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但如何让儿童与青少年们规范地使用手机和网络,是摆在每个家庭面前的问题,也是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

课程截图

另一方面,网络也为儿童与青少年带来正面影响。下图的这位青少年对网络进行工具性使用,通过学习电脑编程,获得了2019年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国家级优秀奖等诸多奖项,屡创佳绩。此外,她还以美国的杰克·安德拉卡为例,讲述网络带来的正面影响。安德拉卡年仅15岁,却通过网络自学,发明出低成本、高效率、高精确度的癌症试纸。可见,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他们如何使用网络。

课程截图

在青少年网络使用现状方面,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触网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截至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33.7%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成为网民,他们的互联网使用需要得到正确引导,以最大程度上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规避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课程截图

三、作为数字原住民,使用好媒介是必选项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人认为媒介有益于孩子,要利用好新媒体。也有人指出,媒介会毒害儿童,应当合理使用网络。针对这些观点,黄蓉老师引用著名教育学家马克·普伦斯基的话,“与数字媒体共同成长的一代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他们一定与他们的父辈——‘数字移民’拥有不同的童年,有着不同的媒介使用方式”。因此,重点不是争论媒介的利弊,而是如何使用好媒介,将儿童与青少年培养成合格的数字公民。

课程截图

所谓数字公民,也即公民的网络身份,数字公民要求网民具备公民的素质和准则,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成为一个有能力、全面发展的社会好成员。数字公民应当具备网络安全、隐私与保护、自身形象与识别等多种基本的媒介素养。

课程截图

四、如何提高儿童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儿童与青少年的媒介使用存在着六种矛盾,黄蓉老师介绍和解释了这些矛盾,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首先是工具性使用与娱乐性使用之间的矛盾。黄蓉老师指出,数字公民媒介使用的原则是,将其视为一种工具,增加工具性使用,减少娱乐性使用。原因在于,将媒介视为工具,能够充分发挥媒介的技术特性,让技术服务于生活,从而实现技能的提升;而将媒介用于消遣娱乐,我们就会深陷网络信息的洪流,被无限消耗。因此,我们要做媒介的控制者,而非被媒介牵着鼻子走。为此,应当将媒介视为信息交流的工具、提升效率的工具和拓展资源的工具,从这三个方面利用网络资源。

课程截图

其次是盲目徜徉网络与找到有用资讯之间的矛盾。老师和家长们应当成为儿童与青少年遨游网络世界的领航者,不能任由他们在网络世界随意闯荡。为在网络世界中找到有用信息,儿童与青少年应当对信息仔细辨识,具体措施为:评估信息源是否清楚、甄别情绪化信息、沉淀热点化信息、警惕商业化信息、进行多路径验证。

课程截图

第三是单向式学习与互动式学习之间的矛盾。黄蓉老师指出,当前网课已经成为学生上课的一种重要形式,而网课的核心是主动学习,儿童与青少年应当从单向式学习转向互动式学习。线上课程的设置也应当强化互动性、激发探索式、重视个性化,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探索兴趣。

课程截图

第四是网络社交重重问题与在线安全社交之间的矛盾。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交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网络社交存在着隐私泄露、不安全、语言暴力等种种隐患,因此,在网络上进行安全社交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对此,黄蓉老师指出,儿童与青少年在进行线上社交时,应当做到“六不要”,不要理睬暗示、挑衅和威胁信息、不要浏览不安全的网页、不要泄露账号密码和个人信息、不要与网友见面、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与对方有经济往来。

课程截图

第五是盲目购物与理性消费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短视频直播平台成为未成年人互联网案件高发地,很多未成年人在未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对主播进行打赏,为家庭造成损失。对此,学校和家庭要引导儿童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引导其理性消费。具体措施表现为,开启谈话,建立家庭消费观、以身示范,教会孩子消费技巧、评估价值,学会为渴望的事物等待、增加陪伴,让孩子重视与人而非物的关系。

课程截图

第六,是沉迷手机游戏与自主选择资讯之间的矛盾。手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甚至让成年人都对其欲罢不能,未成年人如果自制力不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因此,要分阶段培养孩子的手机使用习惯,使其从手机中获取有益内容,满足自身发展需求。黄蓉老师指出,可以将儿童对手机的使用分为陪伴期、实习期、独立尝试期三个阶段,每个家庭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特征对这些阶段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每个阶段向后推。

课程截图

媒介是人的延伸,而不是人的束缚。儿童与青少年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让媒介成为生活的好帮手、学习的好伙伴。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到乡村文化资源的发掘与 利用、乡村文明社会的构建与治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直接推动力,相信黄蓉老师的课程分享能够引发村镇青少年的一些思考。

热文推荐